- 书名: 三体前传:球状闪电
- 作者: 刘慈欣
- 简介: 没有《球状闪电》,就没有后来的《三体》!《三体》前传!亚洲首位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三大长篇之一!(《三体》《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拥有最狂野的想象力!带你从另一个维度观察世界!全面展现刘慈欣对人生的终极思考!《三体》中解决可控核聚变的顶级物理学家丁仪,正是《球状闪电》中找到球状闪电的关键人物。《三体》中一号面壁人的幽灵军队计划,正是来自于《球状闪电》。《球状闪电》中的疑似宇宙观察者,为《三体》中的智子出现铺陈了线索。《球状闪电》和《三体》是刘慈欣两个不同时期的巅峰之作,《球状闪电》是他对人生的终极思考,《三体》则是他对宇宙的终极思考。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关键在于你迷上的是什么。某个离奇的雨夜,一颗球状闪电在一瞬间将少年的父母化为灰烬,而他们身下的板凳却分毫无损。从此少年踏上了研究球状闪电的旅程,死亡者的幽灵笔迹、前苏联的地下科技城、次世代的世界大战……球状闪电意外成为了战争中决定祖国存亡的终极武器!一个从未有人想像过的未来,在宇宙观察者的注视下,悄然降临在人类面前……
- 出版时间: 2019-06-01 00:00:00
- ISBN: 9787536490475
- 分类: 精品小说-科幻小说
- 出版社: 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高亮划线
序曲
📌 在这狂暴的雷雨之夜最能体会出家的珍贵,想象着外面那恐怖危险的世界,家的温暖怀抱让人陶醉。这时,你会深深同情外面大自然中那些在暴雨和雷电下发抖的没有家的生灵,你想打开窗子让它们飞进来,但你又不敢这么做,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你不敢让一丝外面的恐怖气息进入到家的温暖的空间里来。
⏱ 2024-05-25 23:31:31 ^25504039-43-828-963
📌 你选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支铅笔的数学难题,比如哥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大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
⏱ 2024-05-25 23:32:35 ^25504039-43-1326-1454
大学
📌 大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动力气象、天气学原理、中国天气、统计预报、中长期天气预报、数值预报等;
选修课有:大气环流、天气学诊断分析、暴雨与中尺度天气、雷暴预测及避防、热带天气、气候变化与短期气候预测、雷达气象和卫星气象、空气污染与城市气候、高原天气、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等。
五天前,我处理了家里的所有东西,到这座千里之外的南方城市来上大学。
⏱ 2024-05-25 23:37:08 ^25504039-45-359
📌 记得有一个印度传说,说一个国王所深爱的王妃死去,国王决定为她建造一座前所未有的豪华陵墓,他为这座陵墓耗尽了大半生的心血,当陵墓完工时,他看到正中放着的王妃的棺木,说:这东西放在这儿多不协调,把它搬走。
⏱ 2024-05-26 20:43:31 ^25504039-45-2092-2192
异象之一
📌 外面下雨了,雨滴打在窗玻璃上发出轻响,我总觉得这响声是从那个箱子中发出的……最后,实在忍受不了,我快步走向纸箱,将它打开来,把那幅画拿出来,小心地将画面朝下拿着它走向卫生间,掏出打火机从一角点燃了它。当画烧到三分之一时,我忍不住又将它翻了过来,画面上的那座水塔更加栩栩如生,仿佛要从画纸上凸现出来。我看着火焰吞没了它,画出它的水彩被烧焦了,火苗呈现一种怪异而妖艳的色彩。我把将要烧尽的画扔进盥洗池,看着它烧完,然后打开水龙头,将灰烬冲走。
⏱ 2024-05-27 08:41:00 ^25504039-46-2628
球状闪电
📌 那条街常常没电,古老的木屋在烛光中时隐时现,使我们回到了那没有大气物理学和其他物理学,甚至没有科学的时代,一时忘记了现实。这天我们坐在一家小酒店的烛光中
⏱ 2024-05-28 07:48:16 ^25504039-47-5516-5592
📌 至于别的,他好像也没什么了。”
项目最后进展到我所盼望的测量雷电物理参数的阶段。我们到野外去安装大量的磁钢记录仪和接闪天线,每场雷暴过后,再去把已接闪的磁钢仪取回来记录数据,这时要十分小心,不能震动,不能接近输电线和其他磁场源,以免磁钢仪中的剩磁被扰动影响精度。再用磁场强度计(主体是一个指南针,通过其指针偏转角度来测定磁场强度和极性)读出数据后,还要用去磁机给每个磁钢仪去磁,然后再把它们装回原位以准备下一次接闪。
这一阶段的具体工作干起来同样枯燥艰苦,但我兴致很高,这毕竟是我第一次亲自对雷电进行定量测量。
⏱ 2024-05-28 07:50:07 ^25504039-47-6394
林云之一
📌 我说:“无所谓,我想了解这事儿,是因为它是国内第一起大气物理学工作者目击球状闪电的案例。其实这也没太大的意义,我上山来也是为了散散心,说不定还能遇到一场雷雨,除了武当山的金顶,这儿是观雷最好的地方了。”
“谁吃饱了撑的观雷!我看你真是走火入魔了!在这儿,雷雨天可是避之不及,不过你要真想看,多住几天,说不定能遇上。”
赵雨把我领到他的宿舍中,这时已到吃饭时间,他打电话让食堂的人拿来了不少吃的,有又薄又脆的泰山煎饼,酒杯那么粗的大葱,还有一瓶泰山大曲。
赵雨对送东西来的老炊事员道谢,当那老头转身要走,赵雨突然想起了什么,问他:“王师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站上干的?”
⏱ 2024-05-28 12:29:13 ^25504039-48-1658
📌 它就在屋里飘,就像这么快……”他一只手把酒杯举在半空比画着,“飘啊飘的,我当时像见了鬼,吓得说不出话来,倒是人家那几个搞科学的不慌,让我们不要碰那东西。那东西飘了一会儿,高的时候到了屋顶上,低的时候从床上划过去,好在没碰着人,最后就钻进了烟囱口,刚钻进去就轰的一声炸了。这么多年在这山顶上我什么样的雷没听过,可到现在还真不记得再有那么响的声音,震得我耳朵好几天嗡嗡的,左耳朵落下了毛病,现在都耳背。当时屋里的油灯给震灭了,玻璃灯罩和暖瓶胆都给震成碎片,床单上留下了一条焦印子。
⏱ 2024-05-29 09:46:05 ^25504039-48-2793
张彬
📌 我看着他,“不,张老师,我相信!”
接着,我给第二个人讲述了自己的那个生日之夜。
听完了我的叙述后,张彬说:“我以前猜测过你可能有这方面的经历,但没想到这么可怕。你既然亲眼看见了那一切,就应该知道对球状闪电的研究是一件很蠢的事了。”
“我不明白,为什么?”
“其实我也是很晚才明白这一点的。这三十多年来,除了在自然雷雨中寻找球状闪电,我更大的精力是花在对它的理论研究上。三十多年啊,过程我就不说了,你自己看看吧。”他用手指指周围这些大纸箱子。
⏱ 2024-05-29 13:23:24 ^25504039-49-3777
晴空霹雳
📌 “两年前从泰山回来,我就到欧洲和北美,作为访问学者在他们的新概念武器开发机构待了三个月,他们那个机构叫作武器系统超前评估委员会,在肯尼迪时代就有了……你这两年怎么样,还是每天追踪球状闪电吗?”
我说:“当然,我还能干什么,不过目前只能从纸上追踪。”
“那我送你一件礼物吧,”她说着又移动鼠标从电脑中找什么,“这是一份球状闪电的目击者的叙述记录。”
我不以为然地说:“这类东西我见过上千份了。”
“但这份不一样。”林云说着,屏幕上出现一段录像:在一个林间空地上,有一架军用直升机,直升机前站着两个人,一个是穿着陆军作训服的林云,另一个穿着轻便飞行服,显然是这架直升机的驾驶员,后面的远景中还可以看到几个升上半空的气球。
⏱ 2024-06-02 20:47:33 ^25504039-51-3612
📌 当《四季》弹完,终于到了该走的时候,林云微笑着请我等一等,“我为你弹那首《一千零一夜》。”
她坐到钢琴前,曾伴我度过无数个孤独夜晚的科萨科夫的曲子像春夜的微风飘起。看着她那细长柔软的手指在琴键上跳动,我突然想到,刚才点这首曲子,是因为这里像一个港湾。一位美丽的少校在用音乐为我讲述着辛伯达的航程,讲述着暴风骤雨和风平浪静的海洋,讲述着公主、仙女、魔怪和宝石,还有夕阳下的棕榈树和沙滩。
在我面前的桌面上,在将灭的烛光中,静静地躺着她那柄世界上最锋利的剑。
⏱ 2024-06-07 01:42:46 ^25504039-51-20772
SETI@home
📌 但是当大量的数据涌到眼前,要从中搜索出所需的信息时,一台超巨型计算机就成为必要的设备,不过这要花费一大笔钱方能办到。手头并不宽裕的科学家们想出了权宜之计:与其用一台巨大的计算机,还不如由更多“小”电脑来分担这项繁重的工作。每天,Arecibo所接收到的数据都会被记录在高密度数字磁带上,传回设在加州大学的研究基地,随后这些数据将被分解成大小为0.25Mb的“工作单元”,再由SETI@home的主服务器分别发送到不同的个人电脑上。世界各地的网友们要做的仅仅是到该项目的站点下载并安装一个特殊的屏幕保护软件。这样,当人们结束工作休息时,这一屏幕保护程序开始运行,这台看似休息的电脑实际上已经加入到寻找外星人的行列中:接收、分析来自SETI@home已被分解成“工作单元”的数据,分析工作结束后系统会自动联机将分析结果传回主服务器,然后再接收另一新的“工作单元”。
我从这个网站上下载了一个屏保软件,并启动了它。它的背景也是黑色的,下半部是射电望远镜接收到的信号在一个三维坐标系中的显示,看上去像是在鸟瞰一座由无数摩天大楼组成的超级城市,很是壮观。在左上角,显示着一条快速变化的波形,这是信号中正在被分析的部分,还有已完成的百分比,我看它运算了五分钟,只完成了0.01%。
⏱ 2024-06-08 13:22:33 ^25504039-52-4734
西伯利亚
📌 “我使用了一次特权,这种特权在找大型机时我都没用,这次实在没别的办法了。”
我不知她说的特权是什么,也没再问下去。
到莫斯科后,我发现在代表团的活动中自己根本没事可干,林云也一样。我们跟着代表团访问了苏沃霍夫设计局,又跑了军工联合体的几个装配厂。
在莫斯科的一个傍晚,林云向团长请假后出去了,深夜才回到饭店。我去她的房间里看她,见她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儿,眼睛红着,脸上有泪痕,这让我很惊奇,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不会哭的。她什么也没有说,我也不好问,以后在莫斯科的三天里,她的情绪一直很低落。从这件事我发现,林云的生活远比我想象的复杂。
代表团登机回国时,我俩却登上了飞行方向基本相同但目的地近得多的飞机。其实从莫斯科到西伯利亚不比从北京去近多少。
我们在机场找到了一辆车去诺克思柏克科市,司机告诉我们要走六十公里路。冰雪覆盖的公路两旁,是无边无际纷飞的雪雾和黑色的丛林。林云能讲一口不算流利的俄语,她和司机好像很谈得来。那司机扭头看了一眼冻得发抖的我,似乎同情我不能加入他们的谈话,突然改用很流利的英语继续对林云说:
⏱ 2024-06-09 00:57:43 ^25504039-53-788
林峰将军
📌 “陈博士,首长和林少校让我来接您。”他对我敬礼后说,然后很有礼貌地请我上了那辆红旗车,路上他只是开车,没有说话。车最后开进了一个门口有哨兵的大院,院里有一排排整齐的住宅楼,都是有大屋檐的上世纪五十年代风格的建筑。车穿过几排杨树,最后停到了一幢二层小楼前,也是那种风格的建筑,看到这样的建筑,如果问你第一个想到的词,那肯定是“父亲”。
少尉为我打开车门,“首长和少校都在家,您请吧。”然后又敬了个礼,并一直目送我走上台阶。
林云出门来迎接我,她比上次分别时看上去憔悴了些,显然最近很劳累。这种变化在我的感觉中很突然,这时才意识到,在分别的这段日子里,我的心中一直为她留着一片小天地,在那里,她以原样生活着。
⏱ 2024-06-12 12:26:57 ^25504039-56-1140
球状闪电
📌 球状闪电
两天后的夜晚,第一次扫描开始了。两架直升机在空中横排成一条直线,我和张彬坐在一端的一架里,林云在另一端的一架里,天气很好,夜空中星海灿烂,首都的灯光在远方地平线处若隐若现。
两架直升机开始慢慢地相互靠近,林云乘坐的那架我们刚才还只能凭航标灯辨认它的位置,随着距离的缩短,它的轮廓开始在夜空中显现出来,渐渐地,我又看清了被航标灯照亮的机号和八一徽标,最后,连林云和对方飞行员那被仪表盘上的红灯照亮的面孔都看得很清晰。
⏱ 2024-06-15 01:35:58 ^25504039-59-360
雷球
📌 我想起了张彬的话,“我们都是凡人,虽然我们用超过常人的努力去探寻,可我们还是凡人,只能在基础理论提供的框架中进行推演,不可能越雷池半步,否则就像步入没有空气的虚空一样,但在这个框架中,我们什么也推演不出来。”
⏱ 2024-06-15 20:24:24 ^25504039-60-3004-3108
空泡
📌 空泡
当天下午,已经停飞多日的两架直升机再次起飞,在三千米空中启动电弧,激发了三个球状闪电。两架飞机上,有包括我和林云在内的七个人,大家都用望远镜跟踪着每个雷球,直到它们消失,但没有看到任何东西。
“你们的视力不够好。”丁仪得知结果后说。
“我和刘上尉也什么都没看到。”直升机飞行员郑中尉说。
“那你们的视力也不够好。”
“什么?我们的视力不好?我们是3.0的视力,很难找出比我们的眼睛更好的人了!”另一架直升机的飞行员刘上尉说。
⏱ 2024-06-17 00:31:56 ^25504039-62-360
📌 “可……”
“林云拿来的丁教授的理论设想和计算过程,我们已经让更多的学者和专家看过了,对她设想的试验也经过了慎重考虑。另外,你可能不知道,丁仪并非第一次参加国防项目,我们对他的能力是有信心的,不管他的理论多么玄,这个险值得冒。”
在以后的两个星期里,我才真正体会到军人与平民的差异。像这样一个以常识来看十分荒唐的试验,项目组的大多数成员都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同以林云为代表的少数人形成尖锐对立,如果是放到地方上的研究机构中,是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的,每个反对者都会以让人抓不住把柄的方式消极怠工或暗地里拆台。
⏱ 2024-06-17 00:50:46 ^25504039-62-9260
📌 “这说明,球状闪电在选择释放能量的目标时,目标的边界条件很重要。”丁仪若有所思地说。
⏱ 2024-06-18 01:16:57 ^25504039-62-11870-11912
📌 负责操作超导电池的三名工程师挤到前面,丁仪对他们说:“导出的操作过程我们昨天已经讨论过,我想你们都清楚,约束磁场装置带来了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说,“那我们开始吧。”
圆柱形的超导电池被放置在一个工作台上,一名工程师将一根超导线连接到电池的负极上,导线末端有一个开关。丁仪指着它说:“我只要按下这个开关,导线就与电池联通,电池中的空泡就将导出。”
两名工程师在那根导线的另一头安装了一个装置,它由几个有一定间距的线圈组成,丁仪接着对众人介绍说:“空泡导出后,没有任何容器可以盛装它,它可以穿过一切物体,自行飘走。
⏱ 2024-06-18 01:18:55 ^25504039-62-13026
宏电子
📌 比如说这烤全羊就是实实在在的,难道说我刚才吃下去的都是空间?”
“是的,您吃下去的都是空间,您自己也是空间,因为羊肉和您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而这些粒子,都是在微观尺度上弯曲的空间。”他挪开一些盘子,在桌布上比画着,“假如空间是这块布,原子粒子就是布上微小的皱折。”
“您这么说我有些明白了。”刘上尉若有所思地说。
“不过,这与我们传统的宇宙图像真有很大差别。”林云说。
“但这是最接近真实的图像。”丁仪说。
“这就是说,电子像一个空泡?”
⏱ 2024-06-18 18:35:55 ^25504039-63-2059
武器
📌 现在我们能达到的最高拍摄频率是每秒四亿幅画面,世界最高水平是每秒六亿幅。”这可怕的数字让我和林云目瞪口呆,我问:“什么样的胶片能经得住这样速度的圈动?!”对方又笑了起来,一位工程师说:“现代高速摄影中胶片是不动的,动的是镜头:有的用旋转反射镜成像到胶片,有的采用变像管来传递和记录瞬变的光学图像,但像我们刚才提到的每秒上亿幅的拍摄频率,则是采用更复杂的技术。”
⏱ 2024-06-23 13:44:50 ^25504039-64-3995-4233
📌 好在丁仪的一项发现结束了这噩梦般的试验。
丁仪一直在研究用闪电之外的手段激发球状闪电,他首先想到的是激光,但没有成功;后来又想到用大功率微波,也没有成功。但在进行后一项试验时,他发现微波经过宏电子后,被调制成一种复杂的频谱,不同的宏电子有不同的频谱,如同它们的指纹一样。将能量释放于同一类目标的宏电子,都具有相同的频谱。这样,只要得到少数对目标的选择性符合要求的宏电子,记录它们的频谱,就可能在不经过激发试验的情况下,通过识别频谱特征而找到更多的这类宏电子。于是,动物试验便没有必要了。
⏱ 2024-06-23 21:41:44 ^25504039-64-8190
观察者
📌 观察者
球状闪电武器部队成立了,最初只有一个连的兵力,指挥官是一名叫康明的陆军中校,一个很沉稳的人。部队的代号为“晨光”,这名字是我和林云想出来的,第一次激发球状闪电是我们终生难忘的时刻,当时那个球状闪电将周围的一片薄云映成了红色,仿佛一次微型的日出。
晨光部队立刻开始了紧张的训练,训练的核心内容就是实弹打靶。为了尽可能地接近实战条件,训练一般都在露天进行,但必须在阴天进行,以防卫星侦察。由于这个原因,几个靶场都选在多雨少晴的南方,训练点不断在它们之间转移。
⏱ 2024-06-24 00:33:39 ^25504039-65-360
📌 “你是说,它呈现量子效应?”我问。丁仪肯定地点点头,“确实如此!当有观察者的时候,它们的状态坍缩为一个确定值,这个值与我们在宏观世界的经验相符,所以它们击中了目标;但没有观察者的情况下,它们呈量子态,它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其位置只能用概率来描述
⏱ 2024-06-26 12:40:28 ^25504039-65-2193-2344
烧毁芯片
📌 基地的下一阶段研究,在试图找出突破电磁场防御办法的同时,将球状闪电武器的打击目标由人员转向武器装备,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
最先想到的是收集能够烧熔各种导线的宏电子,这是使敌方高技术武器瘫痪的有效方法。但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能够烧熔导线的球状闪电同样也会在大块金属上释放能量,而烧熔大体积金属的过程能量消耗是巨大的,所以这类球状闪电所释放能量的大部分都消耗在大块金属上,作用于导线上的能量只是一小部分,效率很低,对武器设备的摧毁能力十分有限。
下一步很自然想到了电子芯片,这是球状闪电武器能够攻击的最绝妙的目标。
⏱ 2024-06-27 00:31:42 ^25504039-66-642
异象之四
📌 其实,从本质上说,球状闪电的能量释放,就是它与目标的两团概率云的重叠或部分重叠。”
“那么,在没有观察者的时候,那些芯片何时是处于完好状态的呢?”
“这不确定,只是一个概率事件,你可以认为,这台电脑笼罩在那些芯片的概率云之中。”
“那些被烧掉的试验动物,它们也处于量子态吗?”我紧张地问,预感到自己正在接近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真相。
丁仪点点头。
⏱ 2024-07-01 12:32:33 ^25504039-69-3758
龙卷风
📌 那部描述龙卷风研究者的电影《TWISTER》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
⏱ 2024-07-02 12:43:15 ^25504039-71-1632-1664
海上伏击
📌 海上伏击
以下是丁仪讲述的我离开球状闪电研究基地后发生的事。
由于核电厂行动的极大成功(至少从军事角度看是这样),渐受冷遇的球状闪电研究又开始得到重视,并追加了大量投资。这些投资主要用于收集专门攻击电子芯片的宏电子,对集成电路的高选择性攻击被认为是球状闪电武器最大的潜力。经过大量的工作,这种十分稀有的宏电子存贮量终于超过了五千颗,已能够形成一个用于实战的武器系统。
战争爆发后,基地处于极端的亢奋状态,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球状闪电将像一战中的坦克和二战中的原子弹一样,是一种创造历史的武器。
⏱ 2024-07-03 12:39:43 ^25504039-74-360
弦
📌 “也许我们能直接看到它!”丁仪说。除了视力极好的人,一般人很难直接在空中看到宏电子。但据丁仪说宏原子核的外形在视觉上要更清晰一些,且它的移动慢而有规律,便于跟踪。
“就在那里。”飞行员向左下方一指说,向那个方向看,只能看到下面起伏的山脉。
“你看到了吗?”林云问。
“没有,我是根据它的数据说的。”飞行员指指探测系统的显示屏说。
“再下降一些,以天空为背景看。”丁仪对飞行员说。
飞艇微微下降,飞行员边操作边看显示屏,很快再次使飞艇悬停,向左上方一指:“在那里……”
⏱ 2024-07-05 12:51:40 ^25504039-75-5903
读书笔记
特别领导组
📌 “林云,离开基地。”丁仪突然打破沉默说。
“你在说什么?!”
“我让你离开基地,你可以申请调动,或请假,总之要马上离开,必要时请你父亲帮忙。”
“你疯了吗?”
“你留下才是疯了!”
“你有什么话不能告诉我吗?”
“我没有话,只有感觉。”
“你就不想想我的感觉?这时我怎么能离开!”
黑暗中,林云听到丁仪一声长叹:“在上星期,我在弦问题会议上对国家尽到了责任;现在,我对你也尽到了责任。”他两手对着夜空用力一挥,仿佛彻底抛开了什么,“好了,既然你不走,就让我们做好准备,一起欣赏奇观吧,你做梦都想象不到的奇观!” ^77632113-7StZFnY7O